(三)、墓葬符合《终制》之说是伪科学,研究曹操墓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伪存真,实事求是。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表明,我国古代陵寝的起源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创始期则为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时代,确定期定为东汉。根据已发现和发掘的陵墓实物资料结合文献归纳出曹魏时期陵墓埋葬制度,具有显著特点。其中,选择墓地十分讲究风水之说。这反映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选择墓地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决定的,也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对于营葬的处理也有严格的界限。风水即古代的“堪舆”之术,其中“望气”之说,也即此术。“风水”实质上就是选择有恰当地形的葬地。综合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及前后多代的“风水”,可知曹操陵墓必依秦汉陵制,在平原上封土为陵,选择开阔的平原上风上水的“山冲”之地。因高为基,在堪舆学上特指开阔平原上凸起的山丘,不封不树,并不代表当时曹操陵墓没有任何地面标志,即然曹操陵寝上建有祭殿,甚至唐太宗李世民曾拜谒过魏武帝曹操陵并留下祭文,充分说明,曹操陵墓绝非无迹可寻的无名坟冢。另外,此次发掘墓室上面未见封土,没有找到其立碑迹象,认定曹操陵更是站不住脚。墓碑大多数树于地上,墓志则埋于地下,墓志起源于西汉,到东汉时期发展的较为成熟,早期的墓志,仅仅记载死者姓名、藉贯、年龄、身份和生卒年月以及埋葬的时间、地点,后来陆续有生平事略和颂词铭文。这些墓志放在墓内,发现时往往被误认为石板或石案,而不知为墓志。实际上放在墓中的有死者传记的石刻(或砖刻),包括志和铭两部分皆称为志。志指专门埋下坟墓内者,有人称墓志为碑志,“建安十年,魏武帝以天下凋弊,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但禁碑之后,并未完全禁绝墓志,且随葬品也并未减少,陵墓前石兽、碑表依然存在。河南安阳西高穴墓中的画像石其中的“咸阳令”、“纪梁”、“侍郎”、“七女复仇”等文字内容其实就是表明墓主人身份的“墓志”,跟曹操没有任何关系!
( 编辑:任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