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摄影家深入黎区6年用镜头留住黎女“文身”

2012-04-22 12:24: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社海口4月22日电(记者 张茜翼)归侨子弟、海口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汉仁《海南黎族“文身”文化摄影展》这个周末在海口开展,展出的百余幅作品,是从他6年深入黎区拍摄47位黎族老人文身的大量作品中精选出来。

  文身,黎语叫“打登”,亦叫“模欧”。汉语叫“绣面”或“书面”。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南岛上少数民族聚居地文身的黎族妇女仅剩不足3000人,她们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

  李汉仁说,海南黎族妇女的文身,具有神秘的文化色彩和民族特色,尤其是面对它即将消失的现实,促使他产生了十分紧迫的留存意识并一次次付诸于行动。

  2001年,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了李汉仁的第一部摄影作品集《黎民百姓》。作品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海南黎族人的人文历史、民族风情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其中,黎族民俗特色之一 ——妇女的文身,受到了许多民族学和社会学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十分希望我把故事讲述下去,更希望我能用图片的方式将这些即将消失的文化产物留存下来。”他说。

  “从2006年开始,我再次深入到曾经去过的黎村山寨寻访当年被采访拍摄过的老妇人。然而,岁月对于老人毕竟是残酷的,那些曾经被我拍摄过的老人,大多都已驾鹤西去。” 李汉仁说,从2006年起,他利用节假日,一次次深入到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的洪水、南方、洞材、大炎、田鸡;东方市的白查、俄查、广坝;乐东县的四方、新村,白沙县南开乡的什付、牙义、力保、福报等近三十个黎族聚居的村屯山寨,走访、拍摄那些文身的黎族妇女。”

  李汉仁说,关于黎女文身的记载和传说各有不同,据说黎族先人越人是崇拜蛙、蛇图腾的,所以他们就喜欢在自己的衣服与身上绣上与蛇虫一样的图案。清代后有“黎女以绣面为饰”之说,并且黎女绣面也体现出贫贱富贵的等级关系,绣面是有身份妇女的一种装饰,奴婢是不准绣面的。

  “为区分氏系,黎族各方言区中绣面的图文会有所不同,我在拍摄过程中,感觉她们身上那些图案不仅神秘而且动人,每一个针孔每一个线条,都掩藏着一个个久远的传说故事。这次的跋山涉水寻访,我用镜头为海南黎族人的生活记录下有个性和代表性的文脸,只是希望人们能借此认识和了解黎族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殿堂,同时更希望能以这种方式留存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他说。

  “在6年多的时间里,我拍摄了47位文身黎族老人。她们每一位家庭都非常贫穷,每天的食谱基本是青菜、从水沟稻田里摸来的田螺,米粥或地瓜粥,很少有肉类,生活很艰辛。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也就是等着城里人收购的她们手工编织的藤箩筐。” 李汉仁说,这些老人,大部分连县城都没去过,外面世界是什么样她们基本不知道。她们在祖祖辈辈耕种劳作的土地上安静而坚强地生活着。她们都有着朴素而感人的愿望,那就是死后能得到安宁。 (完)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