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点,李晓亮还没有睡觉,从堆满旧报纸的书桌上扒拉出一盒方便面熟练地泡上。因为长期不开伙,连出租屋里的老鼠都已经举家移民到隔壁。然后,他打开电脑,习惯性地翻出一部电视剧作为夜宵佐餐。作为在“报纸—网站—电视—报纸”都干了个遍的新闻从业者,李晓亮说:“看到《新闻编辑室》第一集时,这一针鸡血,使我彻夜难眠。”
《新闻编辑室》,这是一部在豆瓣网上评价高达9.2分的美剧,这个评分略低于《肖申克的救赎》,但已经超过了《泰坦尼克号》。该片讲述了一个虚构电视台“亚特兰大有线新闻台”,在主播威尔的带领下,冲破各种阻力、报道新闻真相的故事。
剧中对新闻理想主义的浪漫渲染,使新闻人这一镁光灯下的职业更加受关注。不同的声音开始此起彼伏,比如,“从来没有一部片子可以励志到让我泣不成声,理想主义万岁!”;又如,“千万不要把新闻媒体想象得太神圣,社会变革绝对不是主要靠电视演播室里的这帮人。”
《新闻编辑室》的编剧艾伦·索金,借此剧向理想中的新闻行业致敬,剧中的故事和理念有着超脱现实的完美。当中国的同行看完此剧,再念及自身,似乎感慨更多。
“传媒人士必看”?
6月底首播的美剧《新闻编辑室》第一季已经更新到了第8集,剧中涉及的所有新闻都是2010年后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如墨西哥湾石油泄漏、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下台等等。
好莱坞金牌编剧索金,延续了其喜用大段对白描绘社会精英的一贯风格,第一集一开场,主人公威尔就在一群大学生面前滔滔不绝地演讲:“我们过去的确辉煌过,我们会为正义而拼、为道德而战。因合乎道德而立良法,因违背道德而废恶法……可现在的美国再也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了。”
因为对白和故事背景复杂而被称为“高智商神剧”,而且闪耀着新闻理想的光环,该剧一传入中国,就被贴上了“传媒人士必看”的标签,再加上诸多名人推荐,《新闻编辑室》迅速走红。
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四学生罗涛在微博上写道:“《新闻编辑室》是我最近看到的最让人泪流满面的美剧,这是美国电视业内的映射。传媒集团的老板和政治团体有生意来往,压制着主持人的新闻自由,但是主播威尔却不畏强权,只报道事实,这是我看得最激动人心的一段。在中国,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电视?”
和在中国受到的热捧相比,美国本土对该剧反响平平,甚至颇有微词。《华盛顿邮报》评论:“它充满了不断的叽叽喳喳和高谈阔论。”《纽约时报》说:“如果主角少点说教、回到新闻报道本身,会好看很多。”在美国影评网站Metacritic上,这部剧集仅得到了57分(满分100分)。而随着诟病其过于理想主义、对白冗长、背景艰涩等批评的出现,豆瓣网上的评价也从最初的9.4分回落到9.2分。
“它一集的信息量相当大,如果不是对美国的政党、政治、社会、媒体有一定的背景知识,看起来基本是云里雾里。即使有字幕组贴心的注解,一般观众还是很难入戏,外行看的就是热闹。”李晓亮说,“我作为‘新闻民工’,对比下现实,也只是看着解气而已。”
中美新闻人的集体幻想?
正如索金在《白宫风云》中将美国总统这个职位理想化了一样,从未在新闻行业工作过的他,在《新闻编辑室》中也极大地浪漫化了新闻业。索金笔下的人物“没一个缺钱的,也没一个是为了钱而奋斗的”。
有美国记者指责剧中的新闻产业并不真实,索金回应道:“我喜欢书写那些不披斗篷、不上伪装的英雄们。《新闻演播室》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新闻产业状态。它注定是一个美妙的幻想,与现实中各种真实而严重的事件相对立。”
中国普通观众对于此剧的追捧,多少有些对国内媒体“怒其不争”的意思。微博上的激烈言论不断,诸如“每当刷微博刷出‘新闻已死’的绝望,我就看一集《新闻编辑室》提神。”“做新闻的人,希望多看看《新闻编辑室》,播的是良心是事实,还是收视率、炒作?”
而业内人士在最初的兴奋之后,也开始思考这部披着“新闻理想”美丽外衣的美剧是否真的如此美好。
“我相信这不是美国的事实。”张小飞说,“这也是美国同行的理想,西方媒体的自由也有束缚。比如在第三集中,威尔的评论触及了电视台高层的利益,他们决定解雇他。其实国外的舆论环境并不比我们好多少,他们在报选题的时候,也会说‘苹果公司新一代手机发布,众人熬夜排队购买’。威尔代表的,其实是一种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新闻理想,”
“看了之后,我觉得自己就是威尔鄙视的那种人,只给大众呈现‘粉饰太平’的内容,不会接触到事物的本质。就像北京暴雨,我们的媒体都在说‘最可爱的排水工’、‘互帮互助的市民和私家车司机’,这没有错,但是问责相对来说还是太少了。”张小飞说。
李晓亮认为,《新闻编辑室》的火爆是一个圈子里的自娱自乐:“关注的人都是媒体界、文化界的,他们一般都有一定的话语平台,经过微博一扩散,就有了那种虚假繁荣。看第一集时我激动了一下,但别真把它当成为新闻业树碑立传,它跟真的新闻圈没啥关系,与两国的现实也都是有距离的。”
这则微博多少反映了中国新闻人追捧此剧的心理:“我们完全可以拍一部姊妹剧,就叫《新闻审查室》,绝对是惊心动魄的美剧范儿: 新闻红灯突然闪起,有关部门临危不乱,各大网站火速删帖,通稿走起,审查室深夜亮灯,IT精英攻克异见人士信箱,五毛紧急动员……”
医生才能宣布他死亡,新闻不能
《中国之声》主持人郭静,不久前针对北京“7.21”暴雨发表了一则微博:“有人呼吁记者调查并公布北京暴雨死亡人数,急切心情可以理解,记者应该有作为,但是确认死亡需确凿的证据,这也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还记得《新闻编辑室》4吗?‘确认死亡的只能是医生,新闻不能!’北京是否可定时公布最新统计的真实准确的遇难者人数及名单,别让坊间传闻道听途说再对人们造成伤害。”
一场暴雨检验了北京的下水道,也检验了报道灾难的新闻从业者。但如“这是个人。医生才能宣布他死亡,新闻不能”这句台词所说,媒体并不能凌驾一切。
同样以新闻媒体为主角,近期上映的国内电影《搜索》讲述了一个并不理想浪漫,反而有些残酷的故事。电影中的女主角叶蓝秋,因为在公交车上没有让座而遭遇媒体“人肉搜索”,成为全城议论的对象,同时又被查出癌症;心力交瘁的她最后放弃治疗,绝望自杀。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叶蓝秋已经为此事道歉,媒体也录了下来,但为了造成更大的轰动效果,最终没有播放。这为叶蓝秋的死加上了一个砝码。
媒体的力量在这部电影中出现偏差,原本的监督功能被扩张成为网络暴力。“为了收视为了效果,你拿老百姓开刀。如果中国的媒体真如《搜索》这部电影一样,那中国的媒体就该倒闭了。”罗涛说得有些激动。
一则影评勾勒出了当下网络暴力的血腥狂欢:“一个人开车撞了人,被媒体一报,网友一挖,第二天那人就成了官二代冷血杀人魔头。舆论立刻一边倒,绝没有当事人自己的声音发出来。再爆出他抛弃过那么几个女朋友,上学时候打过小抄儿做过弊,和人干过架,开车违过章,能引起全民大讨伐就再好不过了……”
张小飞说:“网络媒体让很多人以为是梦想照进现实。结果,不断的谣言其实是走进了更可怕的一个现实。威尔和他的新闻团队干得如火如荼,但事实上收视率是降了的。这说明,仅仅一个这样的节目,改变不了整个大环境。”
张小飞认为,新闻的监督功能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媒体能代替其他所有的社会职能部门,这一点上,《新闻编辑室》的表达有时也过于偏激。“按照剧里威尔的态度,我们之前追捧的《舌尖上的中国》这样轻松闲适的媒体作品就是垃圾。但实际上,新闻有软有硬,有娱乐休闲也有批评揭露。我们缺失的东西在电视剧里得到表现,这值得欣慰,但是,如果认为只有那样才算是新闻,就大错特错。”
记者 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