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百个人眼中,会有一百个香港。
最能讲述香港故事的,是普通的香港人。他们用酸甜苦辣书写人生,丰富香港。一个个鲜活的香港草根,是香港社会最简洁的素描。
人民网特别策划推出“走近香港草根”系列报道,旨在通过这一群体的人生故事,向广大网友展现一个真实的香港。敬请关注。
“二楼书店”是香港文化的独特符号。在时尚名店的夹击中,在租金飙升的压力下,香港的书店一步步从地面退守空中。在香港旺角的西洋菜街有这么一家二楼书店,它不在二楼,而在七楼。它不卖教科书和畅销书,而是卖学术书籍,这就是“序言书室”。黄天微是这家书店的三位合伙人之一,大部分时间都是她在打理店铺。
希望书店能激活对人生的感动和思考
出了旺角地铁站,密密麻麻的招牌中有一块不起眼的蓝色招牌“序言书室”,顺着招牌的指引,走进狭窄的楼道,拾级而上到三楼,再挤进只容得下三四个人的电梯到七楼,一抬头便看到“序言书室”四个大字。走进序言书室,约80平方米的书店书并不算多,分门别类摆放在书架上。书店柔和的灯光、收银机的铃声,还有翻书的沙沙声,能够让你紊乱的思绪得以平复。10平方米不到的台阶上是一个活动空间,客人可以安坐藤椅或沙发上,在古典音乐中悠然自得地品味书香。在这里无论你看书多久,也没有人冒昧过来催促你。黄天微说:“我从不介意客人买不买书,只要有人看书就好,来店里的都是爱读书的人。他们之间也许从没说过一句话,甚至没点过头,但却总觉得大家很亲近,看着他们,我就觉得很安全很舒服。”
2003年,黄天微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一家钟表公司做销售。公司大部分业务在内地,黄天微要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有时半夜三四点还会接到工作电话。几年下来,身体也快垮了,更重要的是她发现大学学过的知识跟工作一点关系都没有。“每天近于麻木状态,面对工作上的功利算计,感觉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善良都快磨灭了”。2007年,大学同学李达宁找到她和李文汉,准备打造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他们原本想开一家咖啡店,但想到时下年轻人进咖啡店多是为了娱乐和休息,并非学术追求,并且香港租金昂贵,开咖啡店的成本太大,最后决定合伙开书店。“序言书室”锐意走一条非主流路线,从书店的介绍中,已见个性:“作为一间文化学术书店,序言书室正是要提供一个空间,让人群聚合,互相激活对人生的感动和思考。希望书室能让人多一点思索,少一点麻木。”
艰难营业靠的是对理想的坚持
2007年5月,序言书室开张营业。序言书室选在了七楼,租金每月一万多港币。黄天微告诉记者,二楼的租金已经涨到10万,地面的店铺差不多40万。高昂的租金迫使他们远离地面。刚开始月营业额只有五万港币左右,每人工资三千,而黄天微上一份工作月收入一万八港币。家住上水的她每天来回交通费就二十来块,有时开销大一点还要做兼职以维持生计。家人不理解她这是为了什么。黄天微说:“我父母也没有直接反对,就等着我哪一天做不下去马上转行。我就想着再撑一下,当时我们计划是一年内收支平衡,没想到从第二年开始,生意就慢慢好起来了。”
黄天微解释,书店命名为序言的原因有二。“序言”是一本书的,意味着开始,希望“序言书室”能成为人们爱上阅读和学术交流开始的地方;其次,“序言”在粤语中和“聚贤”读音相近,希望“序言书室”能汇聚贤能之士,共同探讨,交流思想。
序言书室主营哲学、文化、政治类等学术著作,还有大量英文原版书。流连店内,信手拈来,每有惊喜发现。学术性的如罗尔斯(John Rawls)的经典《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艾可(Umberto Eco)的《谈文学》(On Literature),甚至钱穆的《新亚遗铎》等看似冷门的书籍,都可在这里找到。顾客一般都是大学生、研究生和教授。“有些客人进门一两分钟就走了,还有的客人进来看了一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应该卖些教科书和畅销书。”
黄天微笑着说:“书店定位学术路线,面向的也不是大众客人。我记得第一个星期,每天卖出不到10本书。”三人向亲友筹集的50万港币,租铺、装修、进书后已所剩无几。没有资金用于传媒宣传,于是从母校香港中文大学入手,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口耳相传,师兄梁文道和周保松还在文章里提到序言书室,无形中扩大了书店的知名度。有一次,一个大陆学生过来问黄天微,“梁文道今天过来吗?上次看到豆瓣上有人说在这里偶遇梁文道,今天过来碰碰运气。”黄天微哭笑不得。
“做书店接触到的都是好人”
能令序言书室维持下去,店内举办的大小讲座、沙龙、研讨会和读书会可谓功不可没。黄天微说,最开始都是自己去找活动、请嘉宾,每个月顶多办两三次。现在有些活动找上门来,五六次很寻常,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办了14次活动。由于活动不收经费,也间接鼓励了不同团体来序言书室举办活动。有次书室邀请李欧梵教授到场主讲,会后,一位来自深圳的参加者邀请李教授到深圳主讲,说那里可容纳200人之多。李欧梵听后却说:“其实大型讲座我已参与过很多,但我更珍惜的是这类小型的讲座,可以让我与听者有更深入的交流,这些深入的讨论并非人数可以取代的。”黄天微听在耳中,感动不已。
去年5月份,店里多了一位新主人“未未”。它是黄天微在附近捡到的流浪猫。“我在小区附近见过好多次,后来发现它左眼有点问题,听说有人虐待她,决定抱来书店养,没想到那么客人喜欢她。跟客人聊养猫经验和读书心得,也因此认识了更多朋友。”
如今序言书店已步入正轨,黄天微每天下午两点准时开门,忙着收银、新书上架、回复邮件、采购新书、接待客人兼朋友。晚上12点下班,赶着最后一趟东铁线回上水,老公每天下班后都过来帮忙打理店铺。每周黄天微固定四天上班。“其实,我基本上每天都来店里,不来书店就感觉生活中少了些什么。几年下来我跟很多客人都成了朋友,跟每个人聊天都可以吸收不同的东西,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做书店最大的收获就是接触到的都是好人。”(陈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