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南宋水利工程恐被改造 沿用数百年仍能正常使用

2012-11-22 14:37:00 来源: 钱江晚报 
字号  

  800年多前,时任大理寺卿的王槐辞官回到故乡义乌佛堂镇时,已经86岁高龄了。

  老人家身子还很硬朗,喜欢四处走走,和朋友一起吟诗作赋耍子。

  那一年,义乌大旱。因为缺少足够的水利设施,乡民遭难,食不裹腹。

  王槐牵头,带领乡民捐资兴建了一处水塘。从此,佛堂镇一带不再“看天吃饭”,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这处水塘,就是现在的蜀墅塘,被称为古代水库的雏形,到现在仍可照常使用。因为做了这件大好事,王槐死后,被当时的皇帝封为“塘神”,世代享用后人香火。

  >>宋朝的那些事儿

  义乌王氏兴修水利的传说

  在义乌,王氏是大姓。

  公元1184年,义乌人王槐已经86岁了。历任大理寺卿兼翰林侍读学士的他,颤颤巍巍地站在朝堂上,又一次向南宋孝宗皇帝赵昚请辞。他已经记不清楚,自己是第几次向朝庭提出辞职了。

  看着面前这个须发皆白的老人,赵昚叹了口气,批准了王槐的请求。

  荣归故里,按照故事的惯常发展,身体硬朗的王槐应该能够安享几年幸福的晚年。如果,不是因为那一场干旱。

  回乡两年后,1186年夏秋之交,义乌地区遭遇多年未遇的大旱,庄稼尽皆枯死。看着绝望的村民流出的眼泪,王槐再也没有心情继续吟诗作赋。他打开自家粮仓,放粮赈济乡民。只是僧多粥少,这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这时,王槐才发现,自己家乡所处的地方,因为地理位置较高,原有的池塘规模过小,遇到洪水,只得任其泛滥;而一到干旱季节,却又面临无水灌溉的窘境。

  想要改变这一状况,除了兴修水利蓄水,别无他途。

  于是,便有了现在的蜀墅塘。

  按照崇祯版《义乌县志》中对各乡地图的标注,位于双林乡(今义乌佛堂镇)的蜀墅塘属“蜀塘王氏业”。古代的建筑等级森严,“墅”是普通老百姓能够建设的最高规格的建筑了,可见,当时的人对蜀墅塘是如何的看重。

  >>这是一处什么样的工程

  科学设计,沿用数百年仍能正常使用

  在王氏后人眼中,先祖留下的这处水利工程,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建成后的水库,主堤长180米,底宽7米,堤顶宽5米。大坝顶部可同行三辆车,同时还设闸门四座,四周四山七十二涧的水局部注入塘里,可灌农田3万余亩,水渠过处,沿途十余里农田受益。

  蜀塘王氏三十二世裔孙王红晓对蜀墅塘研究多年,在他看来,这处灌溉系统设计得颇为科学。

  蜀墅塘主堤选址在当地的“飞来山”附近,与山体呈37度角,可以缓解水流对大坝的冲击。而主堤中央底部,设计有硎井,可以根据下游用水需求逐级放水。

  蜀墅塘下游灌溉分水系统发达,分为三枧九圳(引水槽和引水沟)。各枧的枧口就是按照所灌溉田亩所需水量进行建造的,引水槽和引水沟的每一块石头,都不能轻易变动。

  另外,困扰水利工程的排沙和清淤,在蜀墅塘也得到了很好地解决。坝底设计了涵洞和排沙口,每年冬天水枯时,村民都会牵来耕牛,在塘内来回搅动,然后打开排沙口,淤泥就会被冲走。

  几百年来,对于蜀墅塘的管理,王氏后人也制定了严格的制度。由族人选出一名塘长和十名理事,负责日常的蓄水和放水。每年清淤和放水的时节,在祭拜过王槐后,灌区各村都要鸣锣通告村民。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成为附近各村的一件大事。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顾军曾经参观过蜀墅塘,对于这处宋代的水利工程,他印象颇深。

  “蜀墅塘利用了当地的地理特征,用改变河流流势来灌溉农田的做法,是典型的古代农村小水利设施,保留了民间科学治水的方法,非常珍贵。”顾军说,以他的视角看来,蜀墅塘对于研究民俗文化有一定的意义,“至于水利方面的研究价值,需要相关的专家来确定。”

  >>村民的担忧

  进行河道整治

  会不会连历史遗迹也一并清理掉

  上周五,蜀墅塘所在的后塘村村民王良连到镇政府办事,无意听到一个消息:蜀墅塘的河道要整治了!

  村里的人大多姓王,属于王槐一脉的后裔。消息传回村里,王姓子弟都坐不住了。早些年,因为并不了解老祖宗留下的蜀墅塘到底有何价值,说改也就改了。现在,再提起改造蜀墅塘,村民们就上了心:万一改坏了,岂不是要愧对王氏祠堂里端坐着的祖宗王槐老先生?

  这些年,王氏后人们一直在为这处先辈留下来的古迹申请遗产保护。只是,因为直到现在,蜀墅塘仍未进行文物定级,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文物待遇。

  “我们不反对对河道清淤,但是如果清理河道,将剩下的一些宋朝的遗址也清理了,那就太可惜了。”王良连说,蜀墅塘是一个完整的水利工程,需要系统保护。

  >>为什么要整治

  河道淤积严重

  导致下游常涨洪水

  记者了解到,义乌相关部门正在开展“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目前工程已经完成招标。而蜀墅塘的河道,也在整治范围。

  昨天,记者采访到义乌佛堂镇负责水利的一名蒋姓工作人员。

  他说,原本整治方案已经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并打算在年底前动工,但现在各部门还在协商中,“由于河道现在淤积严重,导致雨量大时,下游常常涨洪水,因此政府投入数百万元打算对河道进行清淤。同时对两岸堤坝进行加固,同时进行一些生态美化工程。据我们了解,蜀水塘河道堵塞情况已经很严重了。而下半年是枯水期,原本是最好的开工期,只是听到村民反映的情况后,相关部门已经开会协商,至少属于文物的主体部分是肯定不会动的。”

  义乌市水务局副局长王华忠也告诉记者,原先对情况不了解,只是打算对河道进行清理。接到村民反应后,目前已对工程进行了调整,“应该保护就一定要保护。”

  >>未来怎么办

  将邀请上级专家进行文物鉴定

  2011年11月,蜀墅塘已被列入义乌市政府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被定级。

  昨天,记者采访了义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义乌,有关文物的事项都归他们负责。

  该局党委副书记金文革表示,目前要做的事,是尽快明确蜀墅堂的文化、文物价值。

  “需要明确的是,同样类型的水利工程在浙江到底还有没有,有多少;这处工程的文物价值到底高不高;在学术上,到底有怎么样的定位等。另外,我们不能简单否定建设工作,文物办和水务局应该依据文物法的相关规定来办事。第三,邀请上级文物部门专家进行鉴定,结果出来再与村民进行沟通。”金文革说。

[作者:刘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