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声音
“
如何防治空气污染?
污染治理是一个多环节密切咬合的链条,只要有一个环节“掉链子”,PM2.5减排就会受影响。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王金南表示,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
PM2.5等污染物的治理,难就难在需要综合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
同时,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特征,必须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来应对。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PM2.5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如果措施到位,在‘十二五’末会有所降低,但是要明显改善空气质量,还有很大难度,需要很长时间。”王金南说。
【延伸阅读】
大雾天如何防疾病
1.易引发心血管疾病,最好不出门
大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
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
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
2.晨练需等太阳升起
不少人有晨练习惯,并且常年坚持。
这种大雾天气并不适宜晨练,最好太阳出来以后再出门锻炼。因为人们晨练时,人体需要的氧气量增加,人的呼吸加深、加速,自然会更多地吸入雾中的有害物质,这些可吸入性颗粒物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呼吸道黏膜,进而损伤肺部,导致人体呼吸系统疾病。
还会侵害呼吸道造成供氧不足,产生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不良症状。
3.大雾天气少开窗
很多人习惯开窗通风。雾霾天气里,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
1月1日我国74个城市按空气质量新标准开展监测并实时发布PM2.5等数据以来,我国第一批74个率先实现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城市中,京津冀区域城市的80个国家网监测点位中半数以上出现空气质量连续超标现象,长三角区域城市的129个国家网监测点位约有1/3出现空气质量连续超标现象。其他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监测点位也有不同程度空气质量超标。
答疑
面对高的监测数值,不少网友惊呼“空气有毒”,也有人表示看不明白。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意味着空气污染程度吗?
专家介绍,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空气质量指数与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浓度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单以某一项污染物浓度判断空气质量并不科学。但是,如果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浓度达到500微克/立方米以上,空气质量肯定好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