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以人为本共建共享 扎实推进健康郑州行动

2022-10-15 08:52:29 来源:郑州日报客户端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郑州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本报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出彩中原看郑州 我为省会添光彩】“非凡十年”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我市十年来发生的喜人变化,记录城市成长的脚步,共同感受城市的精彩律动。今日刊发“健康郑州·行动篇”,敬请关注。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出彩中原看郑州 我为省会添光彩】

非凡十年 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

我市多部门深度融合

以人为本共建共享 扎实推进健康郑州行动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启动。两年多来,我市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契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机制,多部门深度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强力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健康中原行动在郑州落地扎根。

“健康郑州,你我同行。”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指导下,市卫健委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履行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职责,统筹推进健康郑州行动。市工会、团市委、妇联等部门积极响应,因地制宜,合力推进健康郑州各项专项行动,初步探索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经验和做法。

构建“全融入”保障体系

市卫健委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积极构建“全融入”保障体系,全力推进健康郑州行动蓬勃开展。

坚持政府主导,构建“全融入”政策体系。我市印发《健康郑州行动实施方案》,在国家、省15个专项行动基础上,增加“公共卫生体系提升、中医药促进和健康信息化”三项行动,共计18个专项行动,包含41项工作指标目标,其中26项指标设定优于全国、全省目标值。同时,制定印发《健康郑州行动(2020—2030年)》,提出了今后十年18个专项行动的基本路径、具体内容和重点任务。

坚持部门联动,建立“高规格”组织架构。成立健康郑州行动推进委员会,统筹推进健康郑州行动的组织实施、监测考核等工作。成立18个专项行动工作组,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各区县(市)均以政府或管委会名义出台实施方案,合力推进健康郑州建设。

坚持多措并举,建立“一体化”推进机制。市卫健委通过举行专项行动启动仪式等方式强化政策宣传。培育打造全市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特色项目11个,我市“坚持预防为主大方针 构建健康管理新模式”入选健康中国行动18个典型案例,《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大健康”》等典型做法被《健康中国观察》杂志多次刊发推介。将居民健康素养等部分指标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综合绩效考核,2021年健康郑州行动26项考核指标中有23项优于基期值,17项高于或达到市政府确定的2022年目标。

“急救地摊”活动获赞誉

10月2日,郑州“急救地摊”不仅正常出摊,还走进农村开展“我回家乡做点啥,教会急救守护他”活动,赢得了广大农民朋友的赞誉。

近年来,市红十字会积极开展“关爱生命救在身边”行动,加强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培训,推动在具备条件的公共场所配备急救箱等急救设备,开展寻找最美救护员活动,弘扬“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文明风尚。

为打造“救”在群众身边综合服务阵地,全力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市红十字会积极争取 “彩票公益金应急救护培训项目”“博爱家园—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者培训项目”。申报郑州市红十字会智慧服务终端项目,计划每年投放AED配套设备不少于50台(套)。联合省红会在全市交通运输枢纽、客运场站配备医疗急救包24000个;争取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支持,在全市各地铁站点配备AED等急救设备454台(套);针对地铁员工开展5000人的AED使用培训。

为广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在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救护主题宣传活动;与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开展“学习自救互救知识,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活动;与市政法委联合在全市治安巡防队员中开展红十字救护员(初级)培训。

组织志愿者开展“急救地摊”活动被各大国家级新闻媒体报道。市红十字志愿者李中洲当选全国“十大最美救护员”。

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彩

10月1日,“见郑爱 携手奋斗”2022郑州市第八届集体婚礼隆重举办。这是市总工会强化青年职工树立文明、健康、简朴婚恋观,推进移风易俗、崇尚勤俭节约的文明实践。

两年来,市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理念,紧扣健康郑州行动工作要点,积极主动将健康郑州行动融入工会主职主业,组织广大职工群众自觉主动参与健康郑州行动。

充分发挥市工会系统门户网站等新媒体载体作用,着力用正确舆论引导职工,用高尚精神塑造职工,用优秀作品鼓舞职工。积极参加市直机关健康素养知识竞赛等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健康郑州行“三进三送”“2022—2023安康杯”竞赛等活动,推出 “女职工心理援助专线+预约心理辅导+心理健康知识宣讲”维权服务免费套餐,组织4.2万名基层一线职工参加了免费健康体检(体检费用近3000万元),出台助力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24条措施,设立500万元防疫专项工作资金。

同时,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支部联建、文明共创、防汛救灾、疫情防控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线上线下全方位开展健康郑州行动宣传、无烟机关等宣传活动,传递向上向善力量,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两个平台”助力心理健康

共青团郑州市委以共青团平台的优质资源为发力点,大力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团市委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面启动健康行动。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方面,积极打造郑州市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和全市“青翼家园”两个工作平台,不断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紧抓“青护平安”、自护教育、法治宣传三项工作的落实,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在中小学校广泛推进“红领巾小社团”建设,推动五育并举,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在健康促进行动上,通过大力培育文明行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养。同时,以爱国卫生月为抓手,激发文明实践活力。突出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发挥文明单位示范作用。

同时,围绕重点工作,团市委积极参与控烟行动、心脑血管等慢病防治行动和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等,利用新媒体矩阵加强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广泛开展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推进健康行动开展。

整合资源贡献巾帼力量

市妇联结合自身职能,深度整合各类资源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和引导广大妇女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养成健康生活,积极为健康郑州目标实现贡献巾帼力量。

从政策支持源头上,将“深入实施健康郑州行动”写入妇女与健康领域策略措施中完善保障妇女健康的制度机制;扎实做好妇女“两癌”救助工作,积极做好省妇联“阳光母亲”计划、困难妇女“两癌”救助工作和全国妇联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申报工作;持续开展“两筛”“两癌”民生实事宣传工作,将“两筛”“两癌”宣传工作与乡村振兴和妇联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基层群众送去健康知识;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推动“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纳入全市民生实事。

同时,围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持续开展“十百千”系列大宣讲活动,“健康郑州 母亲行动”宣传月活动,“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启动郑州市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推动实施“百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活动。

让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

市残联高度重视残疾人健康工作,围绕健康郑州行动和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积极推进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持续实施我市低保家庭的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优惠政策,加强残疾人健康保障与服务。

实施“残疾人体育健身计划”,层层发现和培养在体育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组织开展系列全国特奥日活动和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为残疾人康复健身示范点适配室内外健身器材,为残疾人日常康复健身提供咨询、指导和培训服务。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依托辖区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康复站、托养、日间照料和残疾人康复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积极参与教育督导,推动完善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运行机制,做好控辍保学各项工作。将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学前受教育率巩固在95.2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入学率在97%以上。实现了“全覆盖、零拒绝”目标。开展持证残疾人状况调查工作,加强救治救助。

继续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积极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预防出生缺陷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救助0~14岁残疾儿童4045名。

清洁行动美化农村环境

市农委坚持以抓好爱国卫生为基础,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户厕改造、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农村卫生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等,着力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不断提升全市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农委系统开展全方位的卫生排查整治,大力改善卫生环境状况,整治乱堆杂物乱扔垃圾现象,确保做到爱国卫生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积极与单位驻地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全城清洁”行动,开展专项农资打假行动。加强基地监管,积极开展市级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

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村庄环境卫生显著提高,初步达到了“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持续加大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大力开展绿色家园创建活动,乡村绿化覆盖率明显提高。通过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秸秆利用率达到93%以上。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项目,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

重点关怀精神障碍患者

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用3至5年时间,推进全市各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建立健全“五社联动”工作机制,培育发展民办社工机构。目前,全市共建成社工站91个。

针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将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按照“单人户”纳入低保。为符合条件的精神残疾患者提供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截至2022年8月底,全市共有2696名精神残疾患者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245名精神残疾患者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同时,加大流浪乞讨救助街面巡查力度,对巡查中发现的流浪乞讨(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及时送医救治。截至2022年9月2日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901人,其中疑似精神障碍235人。有序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为有需要的居家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社区康复服务。截至2022年8月底,全市共有11个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

妇幼健康及老年健康促进方面,积极指导区县(市)民政部门配合做好全市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加快推进全市智慧养老平台建设。目前,全市智慧养老平台入网老年人161.7万人,入网率100%。

​重点保障农村供水安全

市水利局以保障农村供水安全为重点,强力推进农村供水“四化”建设,统筹做好农村供水水毁水利工程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守好脱贫人口供水安全底线。

市水利局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农村供水、淤地坝和灌排工程灾后恢复重建按既定时间节点提前或汛前完成,在全省2022年农村水利水电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发言。

为巩固拓展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成果,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应急保障机制体制,高质量完成农村供水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工作。健全完善农村供水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开展农村供水工程全面排查和动态监测,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保持动态清零。

建立完善农村供水保障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及时响应和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强化农村供水工作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政策知晓度和认知度。

巩固拓展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完成农村供水工程恢复重建工作,努力提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水费收缴率和群众满意度。

扎实推进农村供水“四化”工作。在抓好巩义、新郑农村供水“四化”试点基础上,积极推动新密、登封等“四化”工作。

本报记者 汪辉 通讯员 孔维超 孙文慧 文/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