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 | 产业联动 激发强村富民新活力

2023-11-29 07:20:38 来源:中原网

乡村行·看振兴

产业联动 激发强村富民新活力


核心提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郑州正在行动。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本报开设“乡村行·看振兴”专栏,报道我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亮点成效和特色做法,推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小王庄村的草莓、河田村的羊肚菌、马家村的礼品西瓜、东陶村的芋头、沟张村的胡萝卜、龙王庙村的红薯……”提及中牟县刁家乡各村的“拳头产品”,乡长王杉如数家珍。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作为典型农业乡镇,今年以来,刁家乡从产业发展着手,立足农业农村资源禀赋,定下了“安罗高速经济带、北部优质蔬菜、中部草莓区、西部特色菌类种植区、南部农产品冷链物流区”的产业布局框架,串珠成链打造产业联动新格局。

草莓大棚种植基地

锚定中牟县“东南农业片区”发展定位,刁家乡着力打造农业经济产业链,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着眼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紧紧围绕“振兴菌业、做精草莓、提质果业、调优蔬菜、发展电商物流”目标,立足“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向,持续优化农产品结构。如今,各村优质农产品齐头并进,共同形成转型带动效应,特色产业种植发展提质增效。

中牟县草莓协会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草莓种植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过去小王庄村是有名的省级贫困村,如今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更是成了周边群众羡慕的对象。全村草莓种植已超过400亩,每年为群众带来1200万元以上的收入。在小王庄村带动下,全乡目前已发展草莓产业1200余亩。

汴家村支部书记胡小六介绍,汴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大棚有13个,棚内育苗有辣椒、西红柿、豆角、西兰花、茄子、西瓜等,不仅为村里带来了经济收入,还引导种植结构由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

在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政府有效引导,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有力带动了特色农产品形成了集群和品牌效应。河田村支部书记田森告诉记者,这两年羊肚菌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已成为河田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法宝。今年合作社菌种规模已超过500亩,预计产生经济效益在1500万元以上。

此外,立足全县文旅产业发展大环境,刁家乡以乡村农业合作社为纽带,政府主导将现有特色农产品串珠成链,持续完善“小精特”农旅产业链条,冷链物流、乡村农业旅游联动,加速形成了农产品购销、农业观光、特色种植的格局。如辰耕农业,今年以来吸引周边游客超3万人,创造旅游收入超300万元。

无论是农业种植合作社还是农旅采摘游,在引导扩大种植规模、促进农业增收的基础上,还吸纳了周边群众在合作社务工。各类农业合作社每年有效解决用工1500余人次,至少创造务工收入3000万元。

王杉表示,当前,刁家乡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投资55亿元的“牧原生猪养殖”项目预计年底开工建设,全面建成后最大蓄栏量将达到280万头,用工需求将达8000~10000人,这无疑将成为拉动全乡群众增收的新动能。刁家乡将以此为新的契机,进一步整合各类产业资源,用活产业联动,打好群众就业增收“组合拳”。

本报记者 卢文军 文/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