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食堂头牌菜 | 城墙下嗦粉 社区食堂竟飘出海南风味?

2025-02-21 10:44:16 来源:中原网



谁说爷爷奶奶的食堂不潮?

郑州这家开在商代城墙下的社区食堂

竟把海南风味搬进了社区

今天,带大家解锁干饭好去处

打卡郑州社区食堂头牌菜首站

管城区城南路妈妈餐厅

看看这里的宝藏菜品吧~

图|LiveIn海南微信公众号

清晨,管城区城南路妈妈餐厅的后厨已飘出阵阵鲜香。

走进后厨,师傅们正搅拌着一大锅猪骨汤,为今天的美食主角——后安粉,熬制汤底。"后安粉的魂在汤底,正所谓嗦粉五分钟,熬汤十小时。"掌勺的师傅告诉我们,为还原地道风味,餐厅特意空运海南黄灯笼椒和当地米粉。

步入餐厅,窗几明净,明火明灶的设计让食客们吃得放心,墙上充满趣味的标语更是营造出温馨的就餐氛围。这家城墙下的社区食堂竟然融入了海南风味,让腿脚不便的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品鉴当地美食。

“不同于北方的面讲究劲道,海南粉讲究嫩滑。后安粉的口感丝滑软糯,口味清淡,配上金黄酥脆的炸虾,以及荷包蛋,营养丰富,很适合老人和小孩。冬天吃一碗,浑身都暖和了。”妈妈餐厅工作人员王武彪说。

采访间隙,后厨师傅端上一碗热乎乎的后安粉让我们品尝。当第一口热汤滑入喉间,骨汤的鲜甜裹挟着胡椒的温热在齿间碰撞。米粉嫩滑中带有石磨米浆特有的回甘,黄灯笼辣椒更是为喜爱辣味的食客增添了独特风味。

前来就餐的小刘说,"之前在万宁旅游时吃过后安粉,没想到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吃到这个味儿。"

古城墙边 自带露台 社区食堂很chill

1月9日,“东城食堂妈妈餐厅”正式揭牌营业,成为管城区2025年第一家挂牌运营的“妈妈餐厅”。

为了满足不同客群的就餐口味和饮食习惯,“妈妈餐厅”在一日三餐的菜品搭配上下足了功夫,推出了老式焖面、特色手工包子以及慢熬粥品等餐厅招牌主食,同时现场制作的现炒热菜,麻辣牛肉丝、猪头肉、叫花鸡等菜品也颇受街坊们的青睐。

常客马奶奶起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品尝后便赞不绝口:“这里的菜干净又好吃,价格也实惠。孩子不在身边,现在下楼就能吃上热乎饭,真的太方便了!”

据王师傅介绍,食堂目前提供中餐和晚餐,一楼专门设置了长者餐区,配备适老化桌椅,方便老年人就餐;二楼是公共就餐区,而三楼还计划打造成休闲茶咖区域,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采访结束后,王师傅带领我们来到二楼,窗外 3600 年前的郑州古城墙映入眼帘。在夕阳的余晖下,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感受古城墙的历史韵味,这独特的体验让人惬意。

此外,该社区食堂在老年助餐服务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入城市驿站服务功能,为环卫工人、“三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就餐、饮水、充电等便利服务。

据了解,2024年以来,管城回族区立足本区实际,以打造老年助餐品牌“妈妈餐厅”为依托,扎实开展老年助餐工作,“妈妈餐厅,家的味道”——不仅是品牌倡导的经营理念、目标追求,更是辖区群众已经认同的口碑、舌尖上的幸福。从第一家“妈妈餐厅”开业以来,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

探店指南:

坐标:管城区城南路"东城食堂妈妈餐厅"

头牌必点:海南后安粉(12元大满贯套餐)

⏰营业时间:11:00—21:00

亮点:

①慢炖猪骨汤+海南空运黄灯笼椒,胡椒暖胃不呛喉

②城墙观景台,落日优美

③全龄友好设计:一楼适老化专座/二楼公共区/三楼茶咖露台(筹备中)

2025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显示,“郑州市已基本建成城市“15分钟养老生活圈”,运营的老年助餐场所达645家,累计服务人次高达200万。”

报告明确提及2025年工作重点,“要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打造一批集居家照护、助餐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

一日三餐,幸福所系。

在郑州,社区长者食堂正在大街小巷悄然兴起。咱爷咱奶们每天打卡的“小饭桌”变得越来越热闹,不仅“圈粉”了老年人,年轻人也抛弃外卖,爱上这里,集聚生活气、烟火气、人情味的社区食堂越来越“斜杠”。

为展现郑州全市养老服务发展成果。即日起,中原网推出“咱社区食堂的头牌菜·vlog”栏目,带领大家打卡主城区社区食堂,品品离你最近的那家都有啥宝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