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市场趋势,共话行业未来!第十七届中国钢铁高峰论坛在郑召开
中原网讯(许静谊)3月21日—22日,以“新格局·新动能·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钢铁高峰论坛在郑州召开。现场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钢铁行业翘楚,把脉市场趋势、共话行业未来。
多维视角,纵论钢铁行业新趋势
3月22日,1500多名专家、学者、钢贸商汇聚郑州会展中心,围绕2025年钢铁行业破局路径展开深度研讨。记者现场了解到,此次论坛由中钢网、正大制管集团、镭目公司主办,中国钢铁高峰论坛被行业内称为“钢铁的博鳌亚洲论坛”,是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行业标志性会议,自2008年首届以来已连续举办多届,今年是第十七届。
本届论坛为期两天,共有六个分论坛,一个主论坛,主论坛聚焦行业方向性问题,锚定2025年钢铁行业发展新方向,分论坛则聚焦建材、板材、型管、数智化、管理等终端企业常见的问题和困境进行专题研讨,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中钢网董事长姚红超
论坛以“新格局·新动能·新发展”为主题,现场中钢网董事长姚红超表示“作为二十多年的钢铁老兵,我衷心的期待第十七届高峰论坛能激发行业活力,推动结构调整,希望大家能携手共进,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我们钢铁人的全部力量。”
河南省工商联主席胡汉阳
在开幕式上,河南工商联主席胡汉阳在致辞中提到,“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钢铁产业的发展”。他表示未来工商联将以“畅通经济循环”为抓手,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颖生
在主题发言环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颖生以《中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展望》发表主题演讲,“从今年1到2月份的情况看,基本上保持了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王颖生表示,钢铁行业今年比去年好,但是从长期看国家钢铁需求是一定要下降的,建议钢厂、钢企按照“三定三不要”来组织生产,建议钢企通过自律经营理念由量转向于价,以利为主,适应行业发展态势。
“作为长期深耕钢铁行业政策研究的从业者,我深刻感受到,数智化与精益制造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钢铁生产的底层逻辑。这场转型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分会会议部副主任宋赞表示中国钢铁行业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从粗放制造转向精益智造。目前,国家政策层面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未来十年,数智化能力将成为钢企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全联冶金商会秘书长贾银松
全联冶金商会秘书长贾银则以钢铁行业发展规律以及当下市场现状分析2025年钢铁行业发展新机遇。他表示现在正处于存量优化期,到了减量的时候,调整力度要加大,最终到创新发展期。他强调企业要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提高市场盈利率、社会的回报率以及企业的持续发展的把握。他建议钢企,在增量市场中,找好定位,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鼓励钢铁和贸易协同发展,钢贸商和钢铁信息平台融合发展。
思维碰撞,钢企的更多可能
2025年,钢铁企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各方给出具体实践。
中钢网董事长姚红超提出 “强关联、深服务、高价值” 九字战略方针。他指出,当前钢铁产业已进入用户运营时代,中钢网从三方面重构竞争力:一是以科技重塑交易逻辑,通过 AI 实现行情预测、智能交易和订单匹配等;二是创新服务模式,推出“报价慢必赔、报价贵必减”等 12 项服务承诺,用户满意度提升至 92%;三是构建人才生态,实施“孝子津贴 + 生育奖励 + 学历补贴”组合政策,培养年轻化团队,推动企业连续五年保持 30% 复合增长率。面对 2030 年千亿营收目标,姚红超强调将聚焦产业链数字化,通过 “科技平台 + 服务生态” 双引擎,助力行业向新发展。
湖南镭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陆
湖南镭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陆以《镭目数智化技术助力炼钢厂实现精益管理》做主题演讲,田陆表示,镭目做了全行业唯一一个集炼钢数据采集、设备更新、工艺改进、流程变革、智能调度、信息平台、智能迭代于一体的智能化炼钢系统。“减量时代,我们要拼的是内功,拼的是管理、智能化以及绿色低碳”田陆说,他进一步介绍钢铁智能化聚焦钢厂痛点,赋能炼钢全流程,实现减能、减耗、减人,项目案例实现管理优化63人,每吨钢降本15元。
天津友发钢管集团高级顾问韩卫东
钢铁行业知名专家、天津友发钢管集团高级顾问韩卫东则综合分析了今年钢铁行业面临的新情况,韩卫东表示新时代,市场的规则不断变化,企业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经营模式难以适应市场新变化,他强调企业要积极应变。韩卫东呼吁钢贸商立足现实,转变经营思维,提高自我竞争优势,另外,及时关注行业相关动向,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积极转型谋求更多发展。
此次论坛的召开,为钢铁产业链上下游搭建了高效对话平台,汇聚产业链智慧,锚定数智化、精益管理及绿色低碳路径,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与新动能。通过深入探讨数智化转型、精益管理及绿色低碳路径,论坛不仅明晰了行业破局方向,更凝聚了协同创新的共识。未来,期待更多企业以科技赋能管理、以协同突破边界,共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构建现代化钢铁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把脉市场趋势,共话行业未来!第十七届中国钢铁高峰论坛在郑召开
和谐共融 薪火相传 乙巳年澳大利亚华侨华人恭拜轩辕黄帝大典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