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完善停车差异化收费机制。积极推动机动车停放服务差异化收费体系的调整和完善,合理调整区域设置和收费标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减少中心城区、繁华区域车流量、提高停车位周转率,使公共道路停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10.提高交通事故快速处置能力。强化交通事故全员接警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派警方式和勤务模式,提高事故现场处置效率,大力推行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力争适用快速处理办法事故的处理率达到85%以上,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交通拥堵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四、优化和疏解中心城区功能
加快都市区发展,实现由“单中心”向“ 一主、三区、四组团(注释4)、三十八个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二十七个新市镇和一百八十二个新型农村社区、五十六个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四级城镇体系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形成旧城提升和新区(新组团)开发建设的良性互动,改善旧城区生活环境,发展高端服务业。
1.加快新组团建设。坚持组团功能优化的都市区发展战略。区分产业差异、明确发展定位、突出比较优势、彰显城市特色,积极推进多功能区复合发展。通过组团功能优化,实施组团产业承接,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分散人口和产业集聚,有效疏解交通流量。
2.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全面加快中心城区市场、工业企业、仓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四个外迁”工作。力争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中心城区177家商品交易批发市场、40个工业企业、69个仓储单位和长途客运站外迁规划的各主体功能组团,引导鼓励一批省市机关、事业单位迁入新规划的公共文化行政服务区,带动人口疏散和功能疏解。
五、提升全民文明出行素质
1.强化全民文明交通素质教育。市区中小学将文明交通作为学生素质教育必修课,纳入素质教育体系。在全社会开展文明交通基础知识普及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文明交通意识。
2.积极引导市民文明出行。以社区、单位和网格化城市管理为依托,建立更加广泛的社会文明交通教育渠道,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文明出行。
3.扎实开展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动。不断发展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示范作用、引导作用、协作作用发挥明显,并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
4.积极倡导绿色健康出行。引导市民开展“少开车,更健康;少添堵,更快乐”的出行观念。大力倡导30分钟健康生活圈和15分钟绿色公务圈。倡导在3公里或20分钟路程内,首选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在2公里路程的健康生活圈和1公里内的绿色公务圈内,首选步行方式出行。
解决好交通拥堵问题,是打造畅通有序、繁华现代、生态宜居的郑州都市区的需要,是全市人民的福祉所在,已经成为社会各届的广泛共识。在今后工作中,郑州市委、市政府将紧紧围绕“域外枢纽、域内畅通”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和全市人民一道,本着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以只争朝夕的工作状态,把综合交通发展的各项工作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