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新闻

女作家韩素音去世 一生曾经历多段刻骨铭心的感情

2012-11-05 06:33:16 来源: 大河网-大河报
字号  

血缘和文化的双重矛盾

韩素音,原名周光瑚,1917年9月12日生于河南信阳。出身书香门第的韩素音是欧亚混血儿,父亲周映彤,中国第一代庚款留学生,在掌握了西方先进的铁路技术后回国担任铁道部总工,母亲玛格丽特出身比利时贵族家庭。在韩素音的第一部自传体小说《伤残的树》中便讲述了父母在20世纪初期相遇时的景象,其中包含着东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和艰难磨合,而这种交融在幼年韩素音的心中充满了苦涩和迷茫的味道,她用文字记载了她和兄妹们所面临的血缘和文化的双重矛盾。

其实,青年时代的韩素音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1931年,未满15岁的韩素音在北京医院做起了打字员,两年后,她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科读书。1935年秋,她获奖学金到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继续学业。自由大学提供给韩素音最大的自我发挥空间,在该校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中,她渐渐对文学产生兴趣。如果说学医和从医是韩素音遵从于自己从小的爱好,那么写作则为她以及西方世界开辟了一条看懂自己和看懂中国的道路。

正如韩素音自己所说:“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跑来跑去: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韩素音闻讯后既惊诧又悲愤。在多次参加国民政府驻比利时大使馆组织的演讲会、讨论会和系列爱国集会后,她决定回国。她写道:“中国,中国是我的骨肉,我的灵魂,我的气息,我的生命!”如大多数那个时代的海外爱国青年一样,她毅然放弃赖以继续学业的奖学金和做医生的美好前途回到中国。

[作者:谢正宜 王倩阳  编辑:赵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