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发力“补缺”,难解广州学前教育“郁结”
入园路 仍难行(城乡调查·幼儿园之缺,何时圆?)
为弥补幼儿园之缺,2011年,教育部启动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省市区均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幼儿园建设。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曾表示,“入园贵”、“入园难”有望在一两年内得到缓解。如今2012年末已至,孩子们的“入园路”走得如何?家长们的“入园苦”有无缓解?近日,本报记者在广州实地调查,一探学前教育的愁与忧。
进公办园?难!
学位不到三成,稀缺资源靠“拼爹”
“刚开始,我没有为孩子入园的事担心,没想到后来的情况吓了我一跳。”广州海珠区光大花园业主黄娴珍谈起孩子的“入园难”,颇感无奈。
黄娴珍所住的小区里,有一所公办的“光大花园幼儿园”,当时开发商承诺该园优先向业主开放。然而现实却很残酷,“72个名额,两三百人半夜就开始排队抢!” 黄娴珍甚至提出自愿交捐资助学费3万元,但最终收到的还是一张“不录取通知书”。
这样的入园故事,对广州普通家庭而言,已习以为常。听黄娴珍说,早些年随着国企改革,后勤社会化,兼受非义务教育“市场化”的观念影响,许多公办幼儿园被解散或民营化。“我们没有过硬关系,肯定进不去”,黄娴珍说。
按照公开的数据,2011年广州全市1548所幼儿园中,公办园仅有396所,占总量的25.58%。而这,还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的结果。有业内人士坦言,不到三成的公办园学位依然是“拼爹”的稀缺资源。
为此,广州打算从明年起,将吃财政饭的8所机关幼儿园的学位拿出70%向社会开放。据了解,2011年广州机关幼儿园共提供了约1.4万—1.5万个学位。以此算来,70%也就增加了约1万个学位。即使承诺兑现,相较于全市约35万名在园幼儿来说,仍是九牛一毛。“这些学位怎么公平透明地分配,至今还没有可行办法。”有市民反映。
政府虽定严规,“乱收费”至今未退
公办园的“僧多粥少”,让广州的幼儿园供需天平不断倾斜。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当地政府对公办园明显多加砝码:城镇公建配套幼儿园,优先举办公办园;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公共资源,也优先用于举办公办园……在资金上,政府也没有吝啬。广州市财政部门表示,仅2012年就安排了3.05亿元,其中2.2亿元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用于公办幼儿园教师培训和规范化建设等。
不过,有教育界人士直言,公办园中能得到财政投入只占少部分,全额补贴的更是凤毛麟角。“去年,国家三部委和广东省明令禁止收取与入园挂钩的捐资助学费、借读费等,必须重新考虑公办园的生存问题,今年调高了公办园保教费也是无奈之举。”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介绍。
公办园的提价政策,并未掀起太大波澜。毕竟,一般市民能抢到公办园学位就“谢天谢地”了。反倒是一些孩子已入公办园的家长有点郁闷,按照广州市新出的《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今年9月开学后各公办幼儿园向家长收取与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等,应依法予以退还。但据了解,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这笔钱还没有开始退。
“学前教育沉疴难除,根源在于政府欠账太多。唯有靠持续投入,扩充整个学前教育的优质资源,把蛋糕做大,然后公平分配。”有专家如此强调。
进民办园?愁!
公办园提价,刺激民办园费用“疯涨”
放弃了公办园后,黄娴珍带着孩子转战民办园。“门口就有一家,我考察了一下条件还不错,”她话锋一转,“就是一个字——贵!”
与一直有限价的公办园不同,从2004年开始,广州民办园的收费管理放宽,不需要按照物价部门统一定价来收费,而由幼儿园通过成本核算自主决定收费标准。“一般来看,民办园的价格差不多是公办园的两倍”,黄娴珍说,再贵也得掏钱,不能让孩子没学上。
没想到,在今年公办园保教费大幅调高的刺激下,民办园的价格竟也扶摇直上。“原先一个月交1050元,现在涨到1350元,新生则要1600元,而且这些费用一次性要交齐5个月。”黄娴珍抱怨。
更有甚者,有家知名的民办幼儿园7月突然通知家长,老生的保教费从1500元涨到1900元,新生入学则要2100元。
民办园费用的水涨船高,让家长们难以接受。不服气的黄娴珍和几个家长去园长那里讨说法,得到的答复是,民办园是市场化运营,现在物价、人工费年年上涨,办学成本也随之上涨。“不涨价,实在是维持不下去,并不是跟风涨价。”该园长面露愁容地解释。
财政投入不足,民办园生存有苦难言
民办园的收费到底贵不贵?这位园长扳着手指头跟家长们算了一笔账——
如果按以往每生每月1000元算,每月收取的保教费总额是30万元。按员工平均工资每月3000元算,工资开支是18万元,伙食费是3万元,社保加住房公积金是4.8万元。仅用工成本一项,就占保教费收入的86%。此外还有租金、水电费、排污费、场地维修、固定资产折旧等,全部算上,几乎入不敷出。
“我们也测算过,如果用工成本控制在50%左右,相对合理,但这是不可能的,老师的收入不能再压缩了。”园长说。
按照广州的“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经费将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资金投入总量和比例。其中一部分,用于建立机制资助普惠型民办幼儿园。而在今年广州财政部门投向学前教育的3.05亿元中,其中8000万元用到了普惠型民办幼儿园上。
看似资金不少,但相较于全市1000多所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平均之后,投入仍显不足。相形之下,另一条新闻尤显刺目:今年广州市属8所机关幼儿园又获得8349.82万元财政预算资金。“全市近八成的幼儿都在民办幼儿园,民办园目前办学质量参差不齐、收费不合理的问题,已成为广州学前教育的困境。”广州市教育局表示。
“对于财政的常规投入,应按入园人数发放等额保教补助费来均衡分配,这样既可保证公平,也可促进民办幼儿园提高质量。”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认为,对民办幼儿园的补助,可考虑作为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按公办园的收费标准招录学生,保证更多幼儿享受到政府的投入。(记者 贺林平)